-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数字化果蔬工厂 占“鲜”机 探访双鸭山市现代高科技农业
- 开元体育种地“不见人” 种菜“不见土” 农业“黑科技”赋能农事生产更高效更智慧
-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农人的新梦想
- 开元体育插秧、施肥无人化操作!春耕正当时 智能设备“显身手”
联系人:
手机: 13800001111
电话: 400-123-6789
邮箱: admin@tjtshd.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开元体育种地“不见人” 种菜“不见土” 农业“黑科技”赋能农事生产更高效更智慧
开元体育种地“不见人” 种菜“不见土” 农业“黑科技”赋能农事生产更高效更智慧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披上“智慧外衣”,种下数字化的“种子”,在武汉乡村大地上结满“科技硕果”。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习总明确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的运用和发展,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生产更高效、更智慧,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科技活水。
9月,黄陂区永旺智慧农场的2万亩水稻进入丰收季,陆续开始收割。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其中有15台收割机,里面不见有人驾驶,机器却依旧熟练有序地作业着。
“这是合作社引进的北斗智能无人驾驶收割机,具有北斗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只需要提前设定好作业路线等参数,农机就能实现全程无人自主化作业。”永旺智慧农场负责人胡丹介绍,相对于传统农机,北斗智能农机更加精准、高效、安全,可运用到农业种植的多个领域,“整地、播种、收割、洒药、粉碎秸秆等环节,它都能轻松应对。”
金灿灿的稻田里,北斗智能收割机快速作业,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一亩地的收割。“传统农机收割一亩地大约要10分钟,若依靠人工收割,一个人至少要2天才能收割完一亩地。”胡丹说,“北斗智能收割机不仅更高效开元体育,其减损率也更低。因此,使用北斗智能收割机,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保障水稻的综合产量。”
今年,胡丹加大了对北斗智能农机的投入开元体育。她投资200万元,购入了9台智能农机设备,并将老农机进行系统改装,目前农场已拥有50台北斗智能农机,逐步从“智慧农场”向“无人农场”转变。她认为,“无人化”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无人驾驶农机的不断改良,未来农业生产能够更加高效,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精准作业。
除了北斗智能收割机,永旺智慧农场还有智能高速插秧机、智能无人拖拉机等北斗智能农机设备,水稻种植的全过程都能实现智能无人化作业。胡丹介绍:“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农机作业的路线和程序更加精准,一个人能同时操控5台智能农机,投入的人力更少了,作业效率也更高了。”
基地里的2万亩高标准农田也通过农业智能系统进行数据整合,通过虫情检测站、气象监测站和5G传感器等农业“黑科技”,随时监测每一块农田的水量、酸碱度、温度等情况,并进行精准补给,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水稻种植。
“只需要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就可以远程操控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万亩高标准农田里,每一株秧苗的生长情况都在掌握之中,不需要人工巡田。”胡丹说,“如今,永旺智慧农场不仅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更成功向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营造出‘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的智能丰收场景。”
“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从土地平整、种子采购,到种植洒药、收割售卖,整个过程都不用操心,每亩地的收益有800多元。”新洲区辛冲街道冯畈村村民夏咏明长期在外务工,听说可以把家中的5亩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种植,土地所有权仍归自己所有,便兴奋地交出土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为夏咏明提供托管服务的,是新洲区辛冲街道干河村的武汉恒德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1994年出生的华聪是合作社的一位农机手,也是合作社创始人之一,他介绍,合作社不仅在新洲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托管服务更是遍布整个武汉市,甚至扩展到了省外。
一边忙着收割,一边忙着飞防。当前,合作社托管的近3万亩中稻正处于成熟期,40多台大中型农机齐上阵,预计9月底便能完成收割。而同时,合作社托管的晚稻将在10月成熟,目前还有最后一轮病虫害飞防作业需进行。“每年这个时候,是晚稻出现稻飞虱和稻曲病的高发时期,防治工作格外重要。”9月15日,在华聪的操作下,满载着药剂的无人机腾空而起,不一会儿就完成了飞防作业。
“以前农田洒药只能靠人工,效率低,还容易引发中毒,现在使用无人机喷洒,农机手在田埂上动动手指,一天能完成400亩的喷洒作业,农药雾流均匀散开,既精准又高效,还能降低农药使用浓度,保障粮食安全。”华聪说,最初合作社推广无人机植保服务时,不少农户担心除虫效果不好,或服务价格太高,直到免费体验后看到效果不错,才放下心来。“一直到现在,每亩田每次的飞防作业只收取8元服务费,每年服务3—5次,一亩地只需40元钱,大大节省了农户的人力和时间。”
在合作社托管的稻田边,一条红色的横幅格外显眼:“你在外放心赚钱,我在家帮你种田。”横幅上的标语正是当地农户的真实写照。华聪表示,农田托管模式已经得到了周边农户的认可,农户不用自购农机设备,也不用在农忙时期抢购农资、抢占农时,产前、产中、产后都能得到高效服务,种地更轻松了。“今年,我们已经服务了400多家农户,托管服务的土地超过5万亩次。”
据介绍,恒德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服务农民、致富农村为目标,从耕种到收割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年作业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通过托管服务,庄稼有专人去种、去管,农民也可放心在外创业务工,远程轻松把田种。”华聪笑着说。
9月18日,在东西湖区维农种苗生产基地的植物工厂里,10多位工人手脚麻利地采收着菠菜和生菜。从苗床上新鲜采摘的蔬菜被摆放得整整齐齐,没有一点泥土和枯叶,直接就能装箱运往商超。“这是园区恒温大棚里无土栽培的叶菜,靠根部吸收营养液生长,最快15天就能成熟上市。”园区负责人周小兵说。
“种菜不见土”,是智慧植物工厂的一大亮点特色。维农种苗的植物工厂占地1.2万平方米,共有3个智能温室,每个温室里整齐排列着92张苗床,每张苗床有850个孔,各种叶菜从白色泡沫板的小孔中长出来。掀起泡沫板,只见不断流动的营养液体,液体呈淡,凑近闻没有异味,反而散发着淡淡的蔬菜清香。
每张苗床旁配备有显示器,对营养液的酸碱值、溶氧值、离子浓度等信息进行24小时监测,数据传送到智能系统里,工作人员只用操作屏幕,就能轻松完成营养液的配比,调节各项指标,保障水培蔬菜时刻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
“传统的蔬菜种植,生长周期长,还依赖阳光和土壤,一旦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蔬菜作物就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在植物工厂里,能有效规避自然风险,让种菜‘不靠天吃饭’成为现实。”周小兵介绍,植物工厂通过模拟蔬菜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进行工厂化种植生产,用人工光源代替阳光,用食品级苗床代替地基,用营养液代替土壤,制造出适合蔬菜生长的“舒适圈”。
“菠菜生长速度较快,从定植到采收只要15—18天,一年可生长20—22茬,而在传统种植方式下,菠菜的生长周期为两个月左右,受天气影响,一年只能采收3—4茬。”周小兵说,植物工厂里水培的蔬菜,不仅生长周期短、管护难度低、人工投入少,病虫害发生率也很低,“通过智能控制各种生产要素指标,可实现蔬菜生长全程不打农药,采收的蔬菜简单洗洗就能吃。”
目前,植物工厂平均每天可产出180公斤蔬菜,3个智能大棚里,主要种植叶类蔬菜、番茄、辣椒、水果黄瓜等十余种作物,按照订单生产,全年可供应各类蔬菜200余吨,年产值达450万元。
“去年4月,我们还在位于柏泉街道的空港湿地花田运营了4800平方米的蔬菜工厂,主要种植水培叶菜和黄瓜,希望能将水培科技推广到更多领域,用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周小兵说。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在蔡甸区侏儒山街道群力村的武汉智顺现代农业生态园内,也上演着“种菜不见土”的农业黑科技。这是该园区2021年引进的“鱼菜共生”生态种植养殖项目,通过将传统渔业循环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有机结合,形成“一水双用”的绿色循环农业,可实现全年不间断种植养殖,获得双倍生产效益。
生态园里,用于“鱼菜共生”项目的有6个大棚,占地1.1万平方米,全年能养殖6万多斤鲈鱼,种植3—4季蔬菜,每年“鱼+菜”综合销售额逾百万元。园区相关负责人曾爱银介绍,通过“鱼菜共生”系统,养鱼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有机肥溶于水后流入蔬菜种植槽,为蔬菜提供养分,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后的水经过净化再回流到鱼池中,形成“鱼帮菜、菜帮鱼”的循环生态系统。
大棚里,一侧是养鱼池,另一侧整齐排列着26个长约23米、宽约1.5米的循环池。循环池上,漂浮着一块块带孔的白色泡沫板,种满了莴苣、包菜、花菜等蔬菜作物,长势格外喜人,揭开泡沫板,循环池内的水干净清澈,通过槽道循环流动着。
“大棚里的蔬菜不仅不用施肥,更不能打药,若使用了农药,被污染的水流入养鱼池,鱼类就无法生存。”曾爱银表示,“鱼菜共生”种植养殖模式生产效益高,产品品质优,由于使用活水养鱼,生态园里出产的大白刁、武昌鱼、鲈鱼等鱼类肉质更紧实,味道更鲜美,而用养鱼水种出来的蔬菜,吸收的是鱼粪转化的有机肥,营养更高,品质更好,平均30天就能采收上市。
不仅如此,大棚里还配置了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随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pH值、溶氧等各项数据。“大棚里的鲈鱼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24小时不间断增氧,各项数据指标即时监控,一个15立方米水体的鱼池能养1500斤鱼。”曾爱银介绍,通过智能系统,不仅能轻松养鱼,也能轻松种菜,每一条蔬菜种植槽上都有数据显示开元体育,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都由系统精准管控。(蔡梦娅 李硕 蔡先进 杨佩)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