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发明自动化机械的“魔术师”
-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春走基层不掺不兑诚信经营!弹棉花他一干就是38年
- 开元体育机械研究总院承建的大型全自动锻造生产线投产使用
-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 100%自主知识
联系人:
手机: 13800001111
电话: 400-123-6789
邮箱: admin@tjtshd.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春走基层不掺不兑诚信经营!弹棉花他一干就是38年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春走基层不掺不兑诚信经营!弹棉花他一干就是38年鲁西北大地上,有一位坚持弹棉花38载的老手艺人,名叫王延河,今年71岁。从1986年开始置办第一台梳棉机开始,他就与弹棉花结下不解之缘。“不掺不兑,诚信经营”的理念让王延河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弹棉郎。
王延河曾在山西当兵8年,退伍后,他决定回乡干一番事业。那时候,家乡的人们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去弹棉花。一心想学技术的王延河,就跟着老人们去看弹棉花,去国棉纱厂车间参观,托人打听机器的下落。为了买机器,兜兜转转了好几个地方。
1986年,王延河在广告上看到高密市有大型梳棉机。于是,他就带着师傅去了高密,花6250元买到了人生中第一台梳棉机。由此,王延河成功创办全镇第一家梳棉厂。那时候,6250元对王延河来讲是很大一笔钱,是他从左邻右舍借的。
“梳棉机很贵,我只能省吃俭用,慢慢往前滚,挣了钱就不断投进去。买第一台梳棉机借的钱,我攒了两年就还清了。”王延河说。设备不落后是他一直坚持的经商理念,1991年,王延河又跑到济南国棉六厂花了13500元买下一台英格兰产的进口梳棉机。
这些机器虽然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暴露了出来:用工量大,耗油量较大。头脑活络的王延河时刻不忘跟上时代的步伐。2000年以后,王延河跑到胶南,买了一台全自动梳棉机,一个人就能操作。就这样,石延河的梳棉设备前后迭代升级了三代。
20世纪80年代,固河镇棉花种植面积较大,镇上有国棉七厂。人们卖棉花,排队排好几里地。王延河坦言,那时候,家里到处堆满户家送来的棉花,机器24小时转,4个人一班,黑白不停地倒班干开元体育。
那时候,家里最多雇用10多个工人,一天能收上千斤棉花,但是一个小时只能梳30斤棉花。王延河只能给来轧棉花瓤子的农户先开条,让他们先把棉花放在店里,然后按照约定时间再来拿。
“1986年,加工一斤皮棉的工钱是一毛五;现在加工一斤,是一块多钱。当然,棉籽得留下。我爱惜机器,机器也回报了我。我盖房子的钱,孩子念书的钱,给孩子买楼房开元体育、娶媳妇的钱,都是靠我弹棉花挣出来的。”王延河说。
之所以能在固河街一干就是38年,王延河用八个字道出了他的经商秘诀:“不掺不兑,诚信经营。”38年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这里弹棉花,就连禹城、平原以及高唐西部乡镇的群众也来他家弹棉花。虽然现在不景气了,但进了腊月门之后,来这里梳棉的户也不少。
当年,有个朋友劝他到济南市的八里洼附近开厂。他却说:“如果我走了,固河的老百姓到哪里弹棉花呢?还得去外地弹。”于是,他果断放弃了转战济南创业的想法。
王延河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开元体育。早年间,他发现自己的一个战友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就让这位战友到自己的梳棉厂免费学习。学成之后,这位战友开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梳棉厂,一家人也走上了致富路。
谈起这辈子让自己骄傲的事,王延河说,授徒20余人就是他最骄傲的事情,总算没有让这个老手艺失传。那时候,徒弟来学艺,他不光倾囊相授,而且管吃管住。
近年来,因棉花价格制度改革,镇上种棉花的农民越来越少。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进了城,结婚的人少了,弹棉花的生意也比以往冷清了很多。然而,倔强的王延河仍旧在默默坚持这这份老行当:“只要有人要,我就加工,只要我干得动,我就不停业。”